无标记点动捕技术:重塑展厅展馆的沉浸式数字交互新时代

广州虚拟动力
2025-08-25

在元宇宙浪潮的持续推进下,虚拟数字人正逐渐成为连接虚实世界的重要媒介。在展厅展馆中,数字人不仅能够扮演导览员、讲解员角色,更可通过情感化交互提升参观体验,使文化传播更具感染力和沉浸感。虚拟人的引入,为传统展厅注入了科技感与互动性,推动展览模式从“静态陈列”向“动态参与”转变。


虚拟数字人在文博展厅、科技馆等场景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:  

其一,提升互动体验,游客可通过动作与虚拟角色实时互动,增强参与感;  

其二,活化文化内容,历史人物、文物故事得以动态重现,提升文化传播的生动性;  

其三,降低体验门槛,无需专业设备即可参与,吸引全年龄段观众尤其是亲子家庭。



在这一背景下,广州虚拟动力推出无穿戴展厅交互数字人方案,以AI视觉技术为核心,打造“零束缚、高精度”的互动体验。该方案集成7台高清摄像头,构建4m×4m环形捕捉场域,无需穿戴任何设备或粘贴标记点,即可实现参观者全身动作的360°实时捕捉。配合无线面捕头盔,通过视觉算法精准识别面部微表情,轻量化设计仅300g,配备红外补光,即便在弱光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,确保表情捕捉细腻自然。



智映数字人实时交互软件作为系统的“大脑”,支持动作数据低延迟映射至虚拟角色,实现真人驱动数字人的无缝衔接。软件内置丰富的虚拟场景与特效资源,参观者可自由切换背景,打造个性化叙事体验。



此外,广州虚拟动力提供专属数字人形象定制服务,可基于展厅主题、文化IP、品牌调性等内容,设计独具特色的虚拟角色,增强展厅的辨识度与内容契合度。


在互动区域,参观者仅需步入动捕区域,佩戴轻便面捕头盔即可开启沉浸式交互旅程。无需复杂穿戴,极大降低了操作门槛,吸引了从幼童到银发族的广泛群体参与。无论是与历史人物“同台”演绎,还是在科幻场景中自由探索,无标记点动捕技术正以“无感交互”的方式,重塑展厅的体验边界,推动文化展示走向更深度的数字化、情感化与人性化。



分享